嵩阳咏罗寺晚钟

诸品上方夕,微钟出瑶岭。
声随孤鸟空,梵逐群机泯。
时有独归僧,月明步萝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嵩阳咏罗寺晚钟》是明代诗人陈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 诸品上方夕,微钟出瑶岭。 这句描述了时间是傍晚时分,远处的钟声悠扬地从山中传出。
  • 声随孤鸟空,梵逐群机泯。 随着钟声的远去,周围的一切似乎都归于寂静,只有鸟儿在空中飞翔,而世俗的烦恼也随之消散。
  • 时有独归僧,月明步萝径。 在这样宁静的时刻,偶尔会有僧人独自行走在竹林小径上,享受着月光和宁静。
  1. 作者简介
  • 陈完,字名甫,号海沙。 他是明朝的南通州人,以科举出身,曾获得万历举人的头衔,并创作了许多乐府作品以及杂剧。
  1. 诗歌鉴赏
  • 意境描绘:《嵩阳咏罗寺晚钟》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又深远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和谐。
  • 象征意义:诗中的“孤鸟”和“梵音”象征着超然物外、心灵净化的象征,反映了作者对于自然美和内心平静的追求。
  1. 文学地位
  • 《嵩阳咏罗寺晚钟》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更是一首表达作者内心世界的作品。通过描绘寺庙的钟声、孤鸟和僧侣的行走,诗人传达了一种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1. 文化影响
  • 诗歌传播:这首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它的流传和传唱也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和价值。
  • 后世影响:许多学者和读者通过阅读《嵩阳咏罗寺晚钟》,不仅能够欣赏到古代诗歌的美,还能从中汲取到对于生活、对于自然的深刻理解。

《嵩阳咏罗寺晚钟》作为一首描绘宁静寺院晚钟之声的古诗,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还反映了古人对于自然美的向往和内心的平和追求。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