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太史归毗陵 其四

芳桂应移楚客心,木兰新倚越人吟。
思君清梦飞南岭,得似罗浮雪片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郑太史归毗陵·其四》,是陈子壮所作,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描绘芳桂和木兰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乡的深深思念与祝福。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介绍
  • 陈子壮(1607年-1647年),明末广东南海人,字集生,号秋涛。陈子壮天启四年典浙江乡试,发策刺魏忠贤,削籍。南明弘光帝起为礼部尚书,授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崇祯初起故官,累迁礼部右侍郎,以故除名归。谥文忠。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
    芳桂应移楚客心,木兰新倚越人吟。思君清梦飞南岭,得似罗浮雪片深。
  • 翻译:芬芳的桂花应该飘到楚地客人的心中,木兰花也依傍着越人吟诵。思念你时我梦见自己飞向南方的岭上,就像那罗浮山的雪一样洁白深远。
  1. 作品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芳桂和木兰花的描述,以及诗人自身的情感投射,展现了一种深深的思念之情。诗中的“芳桂应移”暗喻郑太史的离去如同芳香的桂花被移动一般,触动了诗人心中的愁绪;而“木兰新倚”则象征着郑太史的归来,给诗人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力量。
  • 在表达思念之情的同时,诗人还运用了梦境这一手法,使整首诗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和多层次。“清梦飞南岭”暗示着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与祝福,而“得似罗浮雪片深”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乡的深深祝愿,希望友人如罗浮山上的雪一般纯洁、深远。

陈子壮的《送郑太史归毗陵·其四》不仅是一首充满诗意的文学作品,更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和哲理。通过对芳桂、木兰花等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思念之情和祝福之意的表达,这首诗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沉的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