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芽微露绿将匀,睡起东窗物色新。
双蝶梦回身是客,七蓂开处日为人。
门阑剪绿争谁胜,岭海晞旸总是春。
跨马出郊时远眺,将因杯酒问花神。
人日晓起
介绍
《人日晓起》是明代诗人陈堂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其深厚的生活感悟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这首诗:
作者简介:陈堂,字明佐,南海人,明穆宗隆庆二年(一五六八)进士,曾任严州司理、南京监察御史等职。他因反对权珰、易枢部、宥谏臣而遭贬归,后来复用,历任广西佥事、光禄寺少卿、南京尚宝司卿等职。他的一生虽然坎坷,却始终坚持著述,著有《朱明洞稿》及《湘南》、《皇华》、《南归》诸集。这些经历为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理解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诗歌原文:
柳芽微露绿将匀,睡起东窗物色新。
双蝶梦回身是客,七蓂开处日为人。
门阑剪绿争谁胜,岭海晞旸总是春。
跨马出郊时远眺,将因杯酒问花神。诗歌赏析:这首《人日晓起》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邃的意境,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敏锐观察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体悟。诗中的“柳芽”与“七蓂开处”、“门阑剪绿”,以及“岭海晞旸”等意象,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更隐含了诗人对生命流转和时光变迁的哲思。
写作背景:《人日晓起》作于明朝人日时节,也就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在这一天,人们通常会有早起的习惯,迎接新春的到来。诗人选择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此诗,可能是为了表达自己对新年新气象的期许和祝福,以及对生命循环与自然更迭的感悟。
艺术特色: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尤其是诗中的“柳芽”与“七蓂开处”等意象,不仅是对春天生机勃勃的赞美,也是对生命循环不息的颂扬。
文化意义:作为明代的文学作品,《人日晓起》不仅展现了当时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也为后人研究明代诗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自然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思想。
《人日晓起》作为明代诗人陈堂的作品,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优美诗篇,更是一首蕴含着丰富人生哲理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也能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和人生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