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南行馆夜坐

荆南名郡古称雄,经纬功存禹贡中。
千里帆樯吴蜀会,万家楼阁水云通。
兵筹未试时方靖,米价初平岁亦丰。
独坐行台清不寐,雁声拖雨掠层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荆南行馆夜坐》是明代诗人陈洪谟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精湛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一幅明朝荆南名郡的壮美画卷,反映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状况的关注和思考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后的历史、作者、创作背景等相关内容:

  1. 作者简介
  • 陈洪谟:字宗禹,明湖广武陵人,弘治九年(1496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员外郎、修府志、浚龙溪陂等职,最终累擢为云南按察使。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官员,不仅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也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
  1. 作品原文与注释
  • 原文节选:荆南名郡古称雄,经纬功存禹贡中。千里帆樯吴蜀会,万家楼阁水云通。兵筹未试时方靖,米价初平岁亦丰。独坐行台清不寐,雁声拖雨掠层空。
  • 注释解析:《荆南行馆夜坐》是陈洪谟在任职漳州期间所作,通过描写荆南名郡的景象和当时社会的安定繁荣,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注。
  1. 作品赏析与评析
  • 艺术特色:这首诗以七言律的形式,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明朝荆南名郡的繁荣景象。诗中的“万里帆樯”与“万家楼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生动地表现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达。
  • 情感表达:诗中的“独坐行台清不寐,雁声拖雨掠层空”等句,表达了诗人深夜独坐的孤寂和内心的沉思,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现状的忧虑。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明朝中期,正值国家相对稳定,经济发展繁荣的时代。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以及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关注和思考。
  • 个人经历:陈洪谟在任漳州期间,查获奸吏,修府志,浚龙溪陂,其政绩斐然。他的诗歌也反映出了这一历史背景下的社会风貌和人文情怀。

《荆南行馆夜坐》不仅是陈洪谟的一篇文学作品,更是明朝荆南名郡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见证。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朝的历史和文化,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