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竹人称远,思州路更偏。
编氓夷语杂,封域楚山连。
土物丹砂贵,公庭绿草妍。
漳南素门阀,恺悌有心传。
赠思州王推官泽
介绍
《赠思州王推官泽》是明代诗人陈洪谟的一首著名诗作。该作品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王推官泽的赞美和对思州地区深厚的情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作者简介:陈洪谟,字宗禹,湖广武陵人,明朝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于弘治九年进士及第,曾先后担任刑部主事、员外郎等职,后历任福建按察使、兵部侍郎等职。他的一生充满了政治和文学成就,其作品多被传颂至今。
创作背景:此诗的创作时间为明代正德年间,陈洪谟在任职漳州期间写下了这首《赠思州王推官泽》。当时他刚到任不久,便查获了一名奸吏并予以惩处,展现了他刚正不阿的政治品格。同时,他在任职期间还修撰了府志、浚龙溪陂,显示了他的治理能力和对地方发展的投入。
诗歌原文:贵竹人称远,思州路更偏。编氓夷语杂,封域楚山连。土物丹砂贵,公庭绿草妍。漳南素门阀,恺悌有心传。
诗意解析:这首诗通过描绘思州地区的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反映了当地人民的淳朴民风和繁荣景象。“贵竹人称远,思州路更偏。”两句直接点明思州地区的独特性,这里的竹子珍贵且难以到达,道路也显得格外遥远。接下来的“编氓夷语杂,封域楚山连”则进一步描绘了思州的自然风光和社会环境,既有民族语言的交融,又有楚地山脉的连绵。最后两句“土物丹砂贵,公庭绿草妍”则突出了思州地区的特产——丹砂(一种珍贵的矿物),以及公共庭院中的绿草如茵,展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艺术特色:在《赠思州王推官泽》中,陈洪谟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象征意象,使得整首诗既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通过对自然景观与社会环境的描绘,诗人不仅展示了思州地区的特色,还借此寄托了他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对人民生活的关注。
文化价值:作为明代诗歌的代表作品之一,《赠思州王推官泽》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体现了明代诗歌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追求,而且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内涵,向后世传递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和文化传统。
教育意义:对于读者来说,学习和研究这首《赠思州王推官泽》不仅可以了解明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还可以从中领悟到作者的情感世界和思想深度。同时,这首诗的教育意义在于启发人们思考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及如何珍惜和维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历史影响:陈洪谟的《赠思州王推官泽》不仅是其个人创作的代表,也是明代诗歌的重要成就之一。它在历史上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成为了研究明代文学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赠思州王推官泽》不仅是陈洪谟个人才华的体现,更是明代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值得后人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