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三夜泛分韵

渔歌何袅袅,击楫复呕哑。
沙鸥忽惊起,冲破白蘋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九月十三夜泛分韵》是清代诗人陈维崧创作的一首诗,原题为“中秋望月”,全诗共八句四十四字。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解析:

  1. 诗歌背景

    • 该作品描绘了中秋节夜晚在水面上泛舟的情景。
    • 具体日期是九月初三之夜(即农历八月十三),这是一年中的第三个中秋佳节,也是秋季的重要节日之一。
  2. 主题与情感

    • 这首诗通过描写月亮的光辉和水面的波光粼粼,营造出一种宁静、美好的氛围。
    • 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在忙碌生活中寻找片刻安宁的愿望。
  3. 艺术手法

    • 使用了比喻的手法,“水天一色”将月光照耀下的水面与天空融为一体,形成一幅壮丽的画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