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叶敷晴风,琼葩濯秋露。
托根在霜台,讵有纤尘污。
舞影覆阶墀,飘香满庭户。
公馀散烦襟,相看望清素。
痛思玉堂兄,当年寓奇趣。
花时会群英,饮罢各有赋。
词翰未凄凉,人物已非故。
因之重遐悲,临风泪如注。
见玉簪花感而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见玉簪花感而作》并非是明朝陈缜的作品,而是出自于唐朝李商隐的笔下。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批评家,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他的作品不仅在唐代受到重视,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见玉簪花感而作》这首诗,通过对玉簪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人故去的哀思。诗中“舞影覆阶墀,飘香满庭户”形象地描绘了玉簪花的优雅舞姿和芳香四溢的景象。同时,诗中的“公馀散烦襟,相看望清素”等句,反映了诗人在闲暇之余,想要摆脱世俗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纯净。
李商隐的诗作常常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和哲理的思考。《见玉簪花感而作》也不例外,通过对玉簪花的描写,诗人不仅抒发了自己的情感,还通过自然景物来表达人生哲理和对友情的珍视。这首诗体现了李商隐在诗歌创作上的深厚功力,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自然美和人文情怀的深刻理解。
《见玉簪花感而作》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而非明朝陈缜所作。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邃的艺术表现,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