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坂清逸

亭亭万松林,别构仅容膝。
席阴无冬春,帘翠自朝夕。
主人爱松风,静听意自适。
清吟到夜分,明月在巾舄。
是非旷不闻,烟霞已成癖。
我有小山谣,期君谢闲逸。
黄鹤游青冥,汗漫不可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松坂清逸是明朝陈诚的作品。该作品描绘了一幅宁静自然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下面将详细介绍《松坂清逸》的相关信息:

  1. 作者简介
  • 陈诚,字公慎,号松山,明代文学家、书法家。他的作品在明末清初时期颇受推崇,尤其擅长写景咏物,其诗歌多以自然景观为题材,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
  1. 作品原文
  • 亭亭万松林,别构仅容膝。席阴无冬春,帘翠自朝夕。主人爱松风,静听意自适。清吟到夜分,明月在巾舄。是非旷不闻,烟霞已成癖。我有小山谣,期君谢閒逸。黄鹤游青冥,汗漫不可即。
  1. 创作背景
  • 《松坂清逸》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作为一名文人,陈诚可能常常处于山林之中,接触自然,感受四季的变化,因此诗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1. 作品赏析
  • 《松坂清逸》通过描绘一幅万松林的宁静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诗中的“亭亭万松林”,形容松树挺拔而茂密,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席阴无冬春,帘翠自朝夕”,则描绘了松林中光影变幻的景象,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更迭。

《松坂清逸》不仅以其优美的文字和深邃的情感吸引了众多读者,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与欣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理想,以及他们如何通过文学作品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