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茂饯仲器归莱山和韵

我居西山前,君居南山下。
居止既比邻,欢笑复杯斝。
虽无籍籍名,亦愧栖栖者。
吾道多艰虞,造物随取舍。
努力少壮时,青灯共良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伯茂饯仲器归莱山和韵”是明代诗人陈伯康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陈伯康,明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风格以豪放、激昂著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作品多表现了作者对时局的关注以及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
  1. 诗词原文
  • 原文内容:我居西山前,君居南山下。居止既比邻,欢笑复杯斝。虽无籍籍名,亦愧栖栖者。吾道多艰虞,造物随取舍。努力少壮时,青灯共良夜。
  • 诗意解析:整首诗通过对比居所与环境,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情。诗中“虽无籍籍名”意味着尽管没有显赫的地位或名声,但两人的相处充满了真诚和欢乐。而“吾道多艰虞”则反映了作者面对世事的艰辛和不确定,以及在艰难时刻相互扶持的决心。
  1. 文化价值
  • 历史意义:这首《伯茂饯仲器归莱山和韵》不仅体现了明代文人的风骨与情怀,也为后人提供了理解那个时代文人精神风貌的重要窗口。
  • 文学价值:该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态度的积极追求。

陈伯康的《伯茂饯仲器归莱山和韵》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刻情感内涵与文化底蕴的古诗,也是对明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一次生动展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