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至高邮风气尚暖

北地风高水欲冰,南方秋晚尚余蒸。
渔家香饭闻炊芡,溪女纤歌识采菱。
鹭渚橹摇归梦客,柳汀舟渡夕阳僧。
故乡多少莼鲈兴,三十年来愧未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舟至高邮风气尚暖》是明代诗人郭登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高邮地区秋季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背景与创作时期
  • 作者信息:郭登,字元登,明凤阳府人,幼英敏,及长博闻强记,好谈兵。景泰初以都督佥事守大同,自土木堡兵败后,边将畏缩,不敢接敌。郭登侦知敌踪后,以少胜多,军气为之一振。捷闻,封定襄伯。
  • 创作时间:《舟至高邮风气尚暖》创作于明代,具体时间为不详。
  1. 诗歌原文
    北地风高水欲冰,南方秋晚尚余蒸。渔家香饭闻炊芡,溪女纤歌识采菱。鹭渚橹摇归梦客,柳汀舟渡夕阳僧。故乡多少莼鲈兴,三十年来愧未能。

  2. 诗作特点分析

  • 艺术手法:此诗运用了白描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写展现了高邮地区秋天的特色。诗中“北地风高水欲冰”与“南方秋晚尚余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展现了北方的严寒景象,又突出了南方秋日的温暖。这种对比使得诗的情感色彩更加丰富,同时也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高邮地区秋天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伤。“故乡多少莼鲈兴,三十年来愧未能”体现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在故乡发展事业的遗憾和自责,同时也流露出对家乡深厚的感情。

《舟至高邮风气尚暖》作为一首明代的七言律诗,不仅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而且在情感表达上也充满了深意。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成为了明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