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剑歌残气未降,分携相与倒银缸。
云山送目人千里,物候惊心雁一双。
残日清吟投剑浦,凉风倚醉过吴江。
到家剩得山阴兴,月满孤篷雪满窗。
秋江别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江别意》是明代郭廑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深深思念之情,以及对自然景物的深刻感受和独到见解。
诗歌开篇“蛟门九月天雨霜,潦尽潭清水痕改”,描绘了蛟门地区九月天气多变,秋雨绵绵的景象。随后通过“鸿雁来时月满洲,蛟龙蛰处云连海”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秋天的夜晚,月亮高悬,而蛟龙门下的云彩与大海相接。这不仅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还暗含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期待。
接下来的诗句“君在蛟门客舍中,卧听落叶鸣悲风”直接转入主题,描述了诗人在蛟门客舍中静卧聆听落叶之声,伴随着悲壮的秋风,感受到了深深的愁思和无尽的思念。这种情感表达既细腻又真挚,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最后两句“万里愁心双阙下,十年归梦五湖中”更是将诗人的心境推向了高潮。他不仅身在异乡,心系故乡,更有着多年的未竟之梦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这些诗句凝聚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叹。
诗歌中的意象选择也极具特色。如“蛟门”不仅是地理位置的指代,也象征着诗人心中的某种坚毅与力量;“蛟龙蛰处”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隐忍和等待。同时,“月满洲”、“云连海”等描绘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美感,也加深了诗歌的意境和哲思。
《秋江别意》作为一首七言律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和深情抒发,不仅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感情,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