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愁五章 其五

秋夜自漫漫,秋魂转萧索。
虚室抱青灯,衾影洵堪惜。
我观旦昼为,此际皆陈迹。
方知亥子门,即是古今隙。
安得存存人,损外归中益。
未烦愁户扃,但使玄关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释愁五章 其五”是明代文学家郭之奇创作的一篇诗歌,全诗共分为五章。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郭之奇: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人,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郭之奇的文学生涯中,以其精湛的诗作和深邃的思想闻名于世,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1. 诗歌原文
  • 秋夜自漫漫,秋魂转萧索。:描绘了深秋夜晚的寂静与孤独,秋风扫过,万物显得更加萧瑟。
  • 秋叶散玉英,近远光如撒。六龙未可悬,二气胡相轧。:通过秋天落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同时借用了神话中的“六龙”和“二气”,象征着天地间的争斗与不宁。
  • 回首望熙阳,所遇无停辖。谁飞叔季澜,尽从鸿荒滑。:反映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迷茫,以及对于历史长河中人物命运的感慨。
  • 安得补天人,五色空中刷。稍回霜露严,遂转乾坤杀。:以神话中的神仙来象征高尚的理想和追求,表达了诗人对正义和秩序的追求和向往。
  1. 作品鉴赏
  • 主题思想:该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对历史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 艺术手法:郭之奇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使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善于利用自然界的变化来象征社会的变化,通过对比和反讽,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思考。
  • 情感表达:诗中充满了对现实的批判和对未来的希望。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历史的回顾,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思考,展现了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精神。

“释愁五章 其五”不仅体现了郭之奇卓越的文学才华,也展示了他对生活和社会的深刻理解。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对历史的反思,诗人表达了对理想和美好的追求和期待。这首诗不仅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也是研究明代文学的重要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