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下空门,斋钟出林莽。
偶兹叩精庐,再宿翠微上。
旧游不知处,但见松杉长。
岩虚露气清,坐觉心魂爽。
月白山窗高,夜静风泉响。
遂令寤寐中,超然脱尘网。
云壑永栖迟,愿言税归鞅。
游善卷碧仙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善卷碧仙岩》是明代著名诗人华察创作的诗歌作品,该诗作以其优美的意境、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体验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是明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华察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其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诗中描述了他在夏日山中游览的情境,落日下的空门以及斋钟的声音,为读者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他通过偶遇叩访精庐的经历,再次留宿于翠微之上,表达了对旧游地的回忆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加深了读者对诗人心境的理解。
在诗歌的创作手法上,华察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如“松杉长”与“岩虚露气清”,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更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特别是“月白山窗高,夜静风泉响”这样的描写,更是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寂静完美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
诗歌中渗透出的道家思想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不少色彩。诗人通过对“云壑永栖迟”等词句的运用,表达了追求自由、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这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追求,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游善卷碧仙岩》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篇融合了自然美、艺术表现和哲学思考的文学作品。它不仅体现了华察深厚的文学造诣,也给读者提供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和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