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两峰插云

南北峰头云气绕。
玉削芙蓉,迥出青天表。
金碧浮图瞻缥缈。
朱甍绣槛临黄道。
下界红尘飞不到。
东望彤庭,日出扶桑晓。
愿借谪仙希有鸟。
瑶笙和上蓬莱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蝶恋花 两峰插云”是明代诗人莫璠的一首古诗。以下是对这首诗及其文学价值、艺术特色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莫璠的生平背景:莫璠是明代的一个诗人,其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和文人情怀为主题,展现了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艺术造诣。
  1. 诗词原文
  • 诗句内容:南北峰头云气绕。玉削芙蓉,迥出青天表。金碧浮图瞻缥缈。朱甍绣槛临黄道。下界红尘飞不到。东望彤庭,日出扶桑晓。愿借谪仙希有鸟。瑶笙和上蓬莱岛。
  • 诗意解析:这首诗通过对南北两座山峰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向往。诗句中的“金碧浮图”和“朱甍绣槛”描绘了建筑的华丽,而“下界红尘飞不到”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繁华的超然态度。
  1. 诗词鉴赏
  • 艺术手法:莫璠在《蝶恋花》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山峰比作玉削芙蓉,将建筑描绘为金碧辉煌的浮图,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意境和美感。
  • 情感表达: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述,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从“日出扶桑晓”到“瑶笙和上蓬莱岛”,无不透露出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1. 文学意义
  • 历史价值:作为明代的诗歌,《蝶恋花 两峰插云》不仅反映了当时的审美趣味和文化氛围,也为后世提供了研究明代文学的重要资料。同时,它也是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瑰宝,值得后人深入研究和学习。
  • 文化传承:莫璠的这首诗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它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蝶恋花 两峰插云》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更是一部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值得人们细细品味和深入探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