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亭十老二泉南,前辈风流燕子谙。
双柚花开春又晚,九峰云起碧犹涵。
尚留漉酒陶巾在,尽许游山阮屐探。
从此吟声落龙缝,如琴如筑佛灯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一亭十老二泉南,前辈风流燕子谙。
双柚花开春又晚,九峰云起碧犹涵。
尚留漉酒陶巾在,尽许游山阮屐探。
从此吟声落龙缝,如琴如筑佛灯龛。
“复碧山吟社”是明代创建的诗社。下面将详细介绍复碧山吟社的相关背景:
复碧山吟社的历史地位:复碧山吟社,这一文学社团,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成化年,具体成立时间是在1482年。该诗社由秦旭等无锡九位在野学士老诗人共同创立,初名十老社,后来因为其成员数量增加,改称为碧山吟社。这一转变反映了诗社的发展壮大及其在文化艺术上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诗社的主要活动:碧山吟社的活动范围包括惠山东麓的山地区域,那里有亭台、楼阁、水池和竹木,为诗歌创作提供了理想的环境。诗社不仅注重诗歌创作,同时也重视文化交流和学术研讨。成员们在此交流思想,相互切磋,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
诗社的影响及评价:尽管碧山吟社的具体成就与影响力难以考证,但在历史上,它无疑是一个对无锡乃至周边地区文学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的团体。作为研究明代文人生活与文学创作的窗口,碧山吟社成为了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资源之一。
复碧山吟社不仅是一个文学社团,它也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