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公禄

海内新诗久不闻,东楼高卧思纷纷。
窗含竹色清如许,人比梅花瘦几分。
银烛翠壶歌白苎,画船春水载红裙。
昔年乐事俱陈迹,愁对孤灯更忆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公禄》是一首源自明朝的诗歌,由诗人秦旭创作。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秦旭,明朝时期的诗人,其文学作品在当时颇受好评。虽然具体的生平资料较少,但通过诗作风格和主题可以推测其文学造诣颇高。
  1. 诗词原文
  • 海内新诗久不闻,东楼高卧思纷纷。
  • 窗含竹色清如许,人比梅花瘦几分。
  • 银烛翠壶歌白苧,画船春水载红裙。
  1. 诗词注释
  • “海内新诗久不闻”,可能表达了作者对当代诗歌创作的期待或失望。
  • “银烛翠壶歌白苧”,这里的“白苧”是指一种古代乐器,可能是在描绘一个宁静的夜晚,人们在室内欣赏音乐,享受生活的场景。
  • “画船春水载红裙”,描绘了一幅春天江上的美景,船上的人们载歌载舞,生活愉悦。
  1. 诗词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比自然景物与人物形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细腻感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抒发,诗人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1. 写作背景
  • 该诗的创作时间未明确,但从内容上看,可能反映了明朝中后期的社会风貌和个人情感。

《寄公禄》作为明朝时期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能够领略到作者秦旭的艺术成就,还能够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社会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