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负霜台若履冰,投闲何处觅渔汀。
深山簪雪头还白,细柳窥春眼欲青。
客路悠悠疑泛梗,人家落落似疏星。
世间百物浑如醉,尽被东风一唤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重负霜台若履冰,投闲何处觅渔汀。
深山簪雪头还白,细柳窥春眼欲青。
客路悠悠疑泛梗,人家落落似疏星。
世间百物浑如醉,尽被东风一唤醒。
《庆阳行台》是明朝诗人秦昂的作品。该作品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历史及社会现象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秦昂在诗中通过描述一个重负如履冰霜的情境,表达了他对权力与责任的深刻思考。这种沉重的责任感让诗人感到沉重如履薄冰,反映了古代官员面对国家大事时的谨慎与忧虑。
诗中的“深山簪雪头还白,细柳窥春眼欲青”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好与生机,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一方面,大自然的美丽让人心生向往,另一方面,人生的无常又使诗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短暂。
诗中所体现的历史变迁也值得注意。秦昂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不仅记录了时代的变迁,也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留恋和对现实的感慨。这种历史与现实交织的感觉,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广度。
《庆阳行台》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种文化载体,它承载了历史的记忆,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首诗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也为后世所传颂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