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严子陵先生祠二首 其二

风波满眼古台端,犹似当年把钓看。
愿取真心扶汉鼎,欲将高韵托渔竿。
征轮不转鸿冥志,共榻聊酬鱼水欢。
回首桐庐江畔路,不堪凭槛暮潮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严子陵先生祠二首(其二)》是一首由秦延蒸创作的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重游钓台(今浙江省桐庐县)时所见的景象与内心的感慨,表达了对古人高风亮节的怀念和景仰之情。下面将结合诗作进行简要介绍:

  1. 诗歌原文
    风波满眼古台端,犹似当年把钓看。
    愿取真心扶汉鼎,欲将高韵托渔竿。
    征轮不转鸿冥志,共榻聊酬鱼水欢。
    回首桐庐江畔路,不堪凭槛暮潮寒。

  2. 诗歌鉴赏

  • 古台端的描写:诗中的“风波满眼古台端”形象地勾勒出严子陵祠堂所在的环境,波涛汹涌,仿佛历史长河中的一幕静谧画面。
  • 历史的回顾:通过对严子陵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的描述,表达了对这位古代贤人的敬仰。
  • 情感的抒发:诗人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深深怀念,以及对自己不能与之同道深感遗憾的心情。
  • 现实的反思:“征轮不转鸿冥志”可能暗喻了现实社会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理想追求的坚持。
  • 生活的感悟:“共榻聊酬鱼水欢”则反映了诗人在与自然和谐共存中体会到的生活真谛。
  • 结尾的情感升华:“回首桐庐江畔路,不堪凭槛暮潮寒”以江边的景致作为背景,加深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过严子陵先生祠二首(其二)》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幅历史的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与对人生哲理的沉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