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弟云霓北归 其一

怀疴苦簿领,抱归心匪他。
中原犹虎豹,南国多风波。
菽水巳久旷,鸿雁各蹉跎。
冉冉岁云暮,悲怆将奈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弟云霓北归》是明代诗人殷云霄的作品。这首诗通过对弟弟归乡途中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弟弟的深厚感情和对其未来道路的关切。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殷云霄(1480年—1516年),字近夫,号石川,出生于山东省阳谷县寿张镇北台村,是明代的一位著名官员和诗人。他的仕途并不顺利,但文学成就斐然。殷云霄在弘治十八年(1505年)中进士,官至南京工科给事中,期间致力于政治清简,为官清廉。

  2. 诗作原文:《送弟云霓北归》,其内容如下:怀疴苦簿领,抱归心匪他。中原犹虎豹,南国多风波。菽水巳久旷,鸿雁各蹉跎。冉冉岁云暮,悲怆将奈何。

  3. 诗歌赏析

  • 情感深沉: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弟弟归乡的深深不舍与牵挂。”怀疴苦簿领”反映了作者自己身处官场的艰辛;”抱归心匪他”则表明了对弟弟归家的迫切心情。这种复杂的情感构成了整首诗情感的核心。
  • 景象描绘:诗中的”中原犹虎豹,南国多风波”形象地描绘了家乡与故乡之间的地理差异及其所带来的心理影响。这种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双重对比加深了诗人的情感层次。
  • 象征意蕴:”菽水”一词通常指代母亲的爱,这里可能隐喻了母亲对弟弟的深情厚意,同时也暗示了兄弟间的手足之情。而”鸿雁各蹉跎”则象征着无论距离如何遥远,兄弟之间的联系永远不会断裂,即使暂时分离也终将重逢。
  • 艺术手法: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拟人等表现手法,使得诗句富有诗意,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同时,诗中反复出现的时间概念”岁云暮”和”冉冉”,增添了诗句的韵律美和时间感,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1. 文化背景
  • 历史时期:明朝是一个封建王朝,诗人所处的时代社会动荡,文人往往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 家族观念:在中国传统的家族观念中,兄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兄弟之间的情感纠葛常常成为文学作品中的主题之一。
  • 旅行意象:古代中国的交通不便,尤其是长途跋涉更是不易,因此“北归”往往代表着一种归家的方向或旅途的艰辛。
  1. 艺术价值
  • 思想内容:这首诗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关怀精神,反映了作者对家庭亲情的珍视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 艺术形式:作为一首七言绝句,它简洁凝练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示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
  • 历史意义:在今天看来,虽然时代的背景已发生巨大变化,但这首诗中所体现的人性光辉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依然具有普遍的共鸣。

《送弟云霓北归》不仅是一首诗词作品,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情感抒发的载体。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生活哲理,展现了作者对弟弟的深切关怀以及对于人生、历史的深刻体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