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祀长陵作

黄蒿生野飙,渭水正呜咽。
下马汉家陵,落日照残阙。
佳气忽已无,隆准何代绝。
雄剑飞上天,炎灵顿销歇。
当年一抔土,经今几开掘。
便房不复闭,殓玉亦巳竭。
踞兽徒狰狞,卫士空森列。
泪眼滴骨枯,碧渍苔痕血。
乌乎千载下,谁者兴悲怛。
圣泽渥泉壤,崇祀追前烈。
旷古信有光,壮业遥相埒。
回睇楚天云,飞扬向空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陪祀长陵作》是明代诗人殷奎的作品,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表达了对长陵陪祀活动的深刻感悟和哀思。下面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殷奎,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孝章,一字孝伯,号强斋。早年从杨维桢习《春秋》,博学精审,勤于纂述。洪武初曾任咸阳教谕。因念母病卒,年四十六。门人私谥文懿先生,有《道学统系图》、《强斋集》等著作。
  2. 诗歌原文:《陪祀长陵作》是明代诗人殷奎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描绘了陪祀长陵的场景,表达了对长陵陪祀活动的深刻感悟和哀思。诗句如“黄蒿生野飙,渭水正呜咽”生动地勾勒出长陵周围的自然景象,而“佳气忽已无,隆准何代绝”则透露出对长陵历史的深深感慨。
  3. 艺术特色:《陪祀长陵作》在艺术上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语言技巧。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笔触,将陪祀长陵的庄重场景和深沉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中还融入了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使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也具有深远的思想意义。
  4. 文化意义:《陪祀长陵作》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明代文学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历史、文化的关注和尊重,展示了明代文化的高度和深度。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可以更好地了解明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和文化背景。
  5. 启示与反思:通过学习《陪祀长陵作》,我们可以深入思考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文人的精神追求等方面的问题。这不仅有助于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也能让我们更加珍惜历史、传承文化。

《陪祀长陵作》作为明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更在文化层面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可以领略到明代文学的艺术魅力,更能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为自己的人生之路增添光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