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登长安鼓楼

秋半长安特地寒,西风不管客衣单。
晚晴贪看南山色,百尺危楼独倚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重登长安鼓楼》是明代诗人殷奎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殷奎,字孝章,又字孝伯,号强斋,明苏州府昆山人。他年少时师从杨维桢学习《春秋》,博学精审,勤于纂述。洪武初年曾任咸阳教谕,后因念母而致疾,卒年仅四十六。门人私谥其为文懿先生,有《道学统系图》、《强斋集》、《陕西图经》、《关中名胜集》、《昆山志》、《咸阳志》。
  1. 诗歌原文
    秋半长安特地寒,西风不管客衣单。晚晴贪看南山色,百尺危楼独倚阑。

  2. 诗歌鉴赏

  • 意境深远:《重登长安鼓楼》通过简洁的意象勾勒出深遂的意境。诗中的“秋半”不仅指秋天,也象征着人生的晚年,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伤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 情景交融:诗中的“西风不管客衣单”展现了秋风萧瑟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无奈。而“晚晴贪看南山色”,则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画面,夕阳下的山色显得格外迷人,但也反映了诗人在繁忙尘世中寻找片刻安宁的心境。
  • 结构紧凑:“百尺危楼独倚阑”一句不仅点明了场景,也突出了诗人孤独的情感状态。通过这种对比强烈的手法,使得整首诗情感层次丰富,引人深思。

《重登长安鼓楼》不仅是明朝诗人殷奎的一首杰作,更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星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以及作者深邃的思想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