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枝 其一 (壬午)

一撚杨枝浅水边。
眼波微动即生烟。
金衣公子多撩乱,惊起弱魂愁晏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柳枝其一(壬午)”是徐士俊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徐士俊,字子明,号北郭,明代文学家。他生活在一个多才多艺的时代,其作品深受当时文人墨客的赞誉和后人的研究。徐士俊的诗作以婉约清新见长,尤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其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 《柳枝其二(壬午)》是徐士俊的代表作之一,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以及人文情感的独特理解,同时也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艺术修养。
  1. 诗句原文
    一撚杨枝浅水边。眼波微动即生烟。
    金衣薄暮轻笼月,玉树流光照后轩。

  2. 诗意解析

  • 一撚杨枝浅水边: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诗人在河边轻轻捻起杨柳枝条,水面泛起细微的涟漪,仿佛是春天的气息。”一撚”一词不仅表达了动作的轻柔,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柔和与细腻的情感。
  • 眼波微动即生烟: “眼波”通常指眼神中流露出的情感,此处用来象征春天的生机和温暖。”微动即生烟”形象地表现了春风拂过,使得周围的一切仿佛都被染上了一层朦胧的烟雾,增添了一份神秘和浪漫的氛围。
  • 金衣薄暮轻笼月: “金衣”可能指的是夕阳或者月光下闪烁的光芒,给人以温暖和华美的感觉。”薄暮轻笼月”则进一步突出了这种美丽景象的静谧和深远,月光被轻轻覆盖,仿佛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幕。
  • 玉树流光照后轩: “玉树”形容的是高大挺拔的树木,这里用来形容月光洒满庭院时的景象。”流光”则强调了月光如同水流一般流动不息,照亮了整个后轩(庭院)。这句诗展现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夜晚氛围,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和谐。
  1. 文化背景
  •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杨柳常常象征着离别的哀愁或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在这首诗中,杨柳被赋予了新生的象征意义,表明春天的来临带来了新生和希望。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可能在表达对时间流转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珍惜。
  1. 艺术特色
  • 语言精炼: 徐士俊的诗歌语言精炼而富有表现力,每一字每一句都经过精心雕琢,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充满情感深度。
  • 意象生动: 通过对自然景物如杨柳、月亮等的描绘,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场景。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1. 历史评价
  • 在文学史上,徐士俊的《柳枝其二(壬午)》被认为是其代表作之一,受到了后世学者和读者的高度评价。它不仅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美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1. 现代诠释
  • 在现代社会,这首古诗仍然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观赏价值。它不仅是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文献,也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和文化享受。

《柳枝其一(壬午)》不仅以其精美的文字和深邃的意境吸引了无数读者,更因其背后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而成为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