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 为王又韩令玉悼殇(壬午)

一双娇女。掌上明珠随宦旅。
最是伤心。吹折珊瑚秋与春。
哭声相续。难使英雄轻骨肉。
莫等彭殇。毕竟光阴较短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减字木兰花·为王又韩令玉悼殇(壬午)》是一首词作,由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徐士俊所作,具体创作背景和作者信息如下:

  1. 作者简介:徐士俊是明末清初的一位文学家,他在词作方面有很高的成就。他的创作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才情,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环境。他的词作在艺术上有着独到之处,既有婉约派的柔情似水,也有豪放派的英雄气概,体现了宋词深厚的文化底蕴。

  2. 词作内容:“一双娇女”表达了对年轻女子的怜爱和珍视;“掌上明珠随宦旅”则描绘了女儿被作为珍贵物品随行的情景,流露出对家人的深切思念和担忧;“最是伤心”直接点明了词人的心情——因失去亲人而感到极度的痛苦与悲伤;“吹折珊瑚秋与春”则是以夸张的手法形容时间的流逝,暗示着生命的脆弱和无常。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传达出了作者对亡妻无尽的怀念和哀悼。

  3. 词作特色:此词的特色在于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吹折珊瑚”不仅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萧瑟,也暗指了生命的消逝。此外,词中的用韵考究,前后阕三仄韵、不同部换叶,显示出宋代文人对词律的严格要求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徐士俊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深沉的情感,创作了这样一首感人至深的词作。通过对亡妻的追忆,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哀思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这首词不仅展现了明代后期文人的生活状态,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人文关怀和情感表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