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次欧阳炯韵(壬午)

恨舆潮平。
泪痕流入镜花明。
翠发懒梳双燕尾。
秋水。
浸破芙蓉娇不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乡子·次欧阳炯韵》是明代诗人徐士俊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从作品原文、作者信息、文学风格以及历史背景等角度进行介绍:

  1. 原文介绍
  • 《南乡子·次欧阳炯韵》的原文如下:“恨舆潮平。泪痕流入镜花明。翠发懒梳双燕尾。秋水。浸破芙蓉娇不起。”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感受和细腻的描绘。其中,“恨舆潮平”描绘了词人面对平静的江潮时所引发的感慨;“泪痕流入镜花明”则形象地展现了词人眼中泪水与镜花交织的美丽画面。
  1. 作者信息
  • 徐士俊,明杭州府钱塘人,原名翙,字三友,号野君。工词、乐府,有《雁楼词》、杂剧《络水丝》。在艺术上,他的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见长,其词作在当时广受赞誉。
  1. 文学风格
  • 《南乡子·次欧阳炯韵》整体风格细腻婉约,通过对景物的描绘传达出词人复杂的情感变化。此词不仅继承了南乡子的抒情传统,还通过特定的场景和个人情感的投射,使得整首作品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
  1. 历史背景
  • 词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个人经历或当时的历史环境有关。作为一位生活在明朝末年的文人,徐士俊的生活或许经历了诸多动荡,这在他的作品中有所体现。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来抒发内心的愁绪,这种创作手法在中国古典诗词中颇为常见。

《南乡子·次欧阳炯韵》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词,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学的艺术魅力及其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