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蛮滩上烟水声,伏波庙前秋月明。
夜半津人挽舟上,夷歌偏动望乡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乌蛮滩上烟水声,伏波庙前秋月明。
夜半津人挽舟上,夷歌偏动望乡情。
《安南歌四首送沈使君·其三》是明朝文学家徐祯卿的作品。
在《安南歌四首送沈使君·其三》中,徐祯卿巧妙地利用了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的融合,展现了一幅边疆民族风情图。诗中的“乌蛮滩上烟水声,伏波庙前秋月明”描绘出一幅宁静又略带忧郁的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那遥远的边疆之地。而“夜半津人挽舟上,夷歌偏动望乡情”则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思乡之情以及对异乡人的关切和理解。
徐祯卿作为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歌创作风格独特,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徐祯卿不仅以精湛的艺术技巧著称,而且其作品也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安南歌四首送沈使君·其三》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作,它更是对边疆民族生活的真实写照,对异域风情的细腻捕捉,以及对远方亲人深切思念的表达。《安南歌四首送沈使君·其三》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成为研究明朝及边疆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