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阑十二拥芳菲,别驾承恩昼锦归。
座里青春花欲语,檐前白日燕争飞。
听残瑶瑟金尊满,读罢黄庭宝篆微。
高卧不知天地老,此心应与世相违。
春熙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熙楼》—— 古街今情的诗意回响
《春熙楼》是由明代徐溥所作,以成都春熙路为背景的诗作。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春熙路的历史风情,更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与城市变迁的深沉感慨。
在徐溥的笔下,春熙路不仅是一个商业繁荣的地区,它更是历史的见证者。诗中“画阑十二拥芳菲,别驾承恩昼锦归”展现了春熙路繁华的商业氛围和文人雅集的场所。而“座里青春花欲语,檐前白日燕争飞”则生动地捕捉了春天里生机勃勃的景象以及人们在其中的闲适生活。
诗中的建筑细节也不容忽视,“民国时期的中华书局和四明银行”,这些现代的元素与传统建筑的融合,让读者得以窥见历史与现代的交融。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春熙路的历史层次,也让读者感受到时代的变迁。
徐溥通过对春熙路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时间和空间流逝的感悟。“高卧不知天地老,此心应与世相违”,透露出诗人超脱俗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他通过自己的视角,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既古老又现代的城市面貌,并以此引发了对时间、历史和文化的思考。
《春熙楼》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成都这座城市的魅力,也启发了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寻找那份属于心灵的宁静。《春熙楼》是一首跨越时空的诗歌,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