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宿灵源洞怀珠上人

重借蒲团宿,吾师已度杯。
烟霞虚白社,衣钵入黄梅。
犹忆无生偈,空馀般若台。
灵源今夜月,依旧照苍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重宿灵源洞怀珠上人》是一首明代诗人徐熥的作品,其主题涉及对佛学和修行的感悟。下面是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介绍:徐熥,字惟和,是明朝福建闽县人。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创作方面,尤其擅长写景咏史和表达佛教禅意。

  2. 诗歌原文
    “重借蒲团宿,吾师已度杯。烟霞虚白社,衣钵入黄梅。犹忆无生偈,空馀般若台。灵源今夜月,依旧照苍苔。”

  3. 诗歌解读

  • 借宿于灵源洞:诗中的”重借蒲团宿,吾师已度杯”表达了诗人为了拜访佛学大师而选择在夜晚借宿于灵源洞,体现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与向往。
  • 描绘灵源洞环境:“烟霞虚白社”可能指的是灵源洞周围的自然风光,如烟霞、云雾等,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 回忆佛学修行:“衣钵入黄梅”可能指的是佛学大师留下的衣物或法器被带入了附近的黄梅树,象征着佛法的传承和发扬。
  • 怀念无生偈:无生偈是佛教中的一种说法,指的是不生不灭的真理,诗人对此念念不忘,反映出他对佛理的深刻理解和内心追求。
  • 感叹般若台:“空余般若台”表明诗人在看到佛祖讲经的地方后,心中充满了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佛法深邃内涵的理解。
  • 描写月亮与苔藓:“灵源今夜月,依旧照苍苔”这句诗不仅描绘了夜晚月光照耀下的灵源洞,也通过苍苔暗示了岁月流转,修行人心中的坚持与平和。

通过对《重宿灵源洞怀珠上人》的赏析,可以感受到作者徐熥深厚的佛学修为以及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佛学的一次简单描述,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和精神的升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