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溪一路入青林,林下禅居昼亦阴。
触石泉流三面转,倚天山色万重深。
清欢直欲朝连夜,胜引应难后断今。
数局枯棋谈笑里,不知云日已西沈。
灵通寺次题壁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探索文学之美:浅探《灵通寺次题壁韵》
在明代诗人徐敬德笔下,《灵通寺次题壁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意境,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更通过其文字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共鸣,让我们得以窥见古人的心灵世界。
诗中“松溪一路入青林,林下禅居昼亦阴”开篇便以简练而生动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幽深的自然画卷。松溪之水蜿蜒流过,如同一条通往心灵深处的通道,引人沉思。而在“林下禅居”四字之中,我们仿佛能听到禅意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低语,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触石泉流三面转,倚天山色万重深”进一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动态美的场景之中。泉水的流动、山色的深浅,无不体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这种描写不仅仅是对景致的简单记录,而是通过对景物的精细观察和深刻感悟,传达了诗人对于生命与自然的敬畏之情。
诗中的“清欢直欲朝连夜,胜引应难后断今”更是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观紧密相连。在这里,“清欢”不仅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也是一种心境的展现。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快乐往往来自于对生活的深度体验,而不是短暂的满足。
最后两句“数局枯棋谈笑里,不知云日已西沈”则巧妙地将读者的视线拉回现实,引入了一种静默而深远的思考。在这简短的诗句中,诗人用寥寥数笔勾勒出一幅围棋对弈的场景,以及夕阳西下的背景。这不仅是对生活细节的捕捉,也是对人类情感与自然规律相互交织的深刻理解。
通过对《灵通寺次题壁韵》的学习,我们不难发现,徐敬德先生以其独特的艺术才华,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完美融合,创造出了令人回味无穷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不仅仅是文字的组合,更是心灵的触动,它们跨越时空,与每一个读者产生共鸣,让我们在阅读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与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