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岁丙辰上巳后,徐子泛舟金鱼口。
笑指前山问同游,天马之崖是耶否。
坐中有客号多闻,剧谈前事遗尾首。
或谓神骏自天来,不云奔兮不电走。
左潜右见山之幽,纵有韩哀莫驯揉。
一朝石崖露笔峰,天马二字浑如斗。
停舟邀我试一登,洒洒清风生腋肘。
异哉异哉复异哉,何人落笔犹挥帚。
飞鸿秋晚势翩翩,蹲虎云深威赳赳。
娟娟双璧委泥沙,皎皎素衣堕尘垢。
自古文人薄命多,流落江湖信不偶。
东涂西抹有馀怀,千载谁能分巨手。
天爱文光不可藏,变为此迹开聋叟。
精华彻天剑始辉,磷火轮地铭初剖。
重闻师德瓦瓶书,分明曾为房琯有。
又见昌黎石鼓歌,平反宣室功逾久。
惜哉此笔不题名,令我胸中增懮紏。
只今名山可藏书,书生须记某也否。
天马崖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天马崖歌》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杂言诗,而并非明代徐威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天马神骏的风采,以及诗人对这种神奇生物的独特情感和想象。
《天马崖歌》通过天马的形象来比喻诗人自身的经历与志向。李白以天马自比,描绘了年轻时意气风发、神采飞扬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随着年龄增长而遭受遗弃的痛苦。在诗中,天马的形象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诗人自我形象的象征。诗中通过天马的嘶鸣、奔腾等动作,展现了其非凡的气势和速度,而诗人则借此表达了自己对理想和追求的执着。
《天马崖歌》反映了李白晚年的心态变化。随着年岁的增长,诗人感到力不从心,开始寻求他人的帮助和支持。诗中的“求人汲引”部分,透露出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这反映了李白在人生晚期所面临的困境和心理变化,他不再像年轻时那样自信满满,而是更多地表现出一种悲观和失望的情绪。
《天马崖歌》作为李白的代表作品之一,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著称,更因其生动地刻画了天马的神韵和诗人的情感世界而备受推崇。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李白的诗歌风格以及其所蕴含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