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里重阳菊正香,衡文事了促归装。
弟兄未尽登高兴,仰看青云数雁行。
书闽藩公舍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书闽藩公舍壁》是明代诗人徐威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各个方面,包括其创作背景、艺术特色以及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
作者简介:徐威,字广威,江西泰和人,明弘治举人,授郧西教谕。他与桑悦有交往,持论闳肆俶诡,两人在学术上有所交流。
诗歌原文:《书闽藩公舍壁》原文如下:“客里重阳菊正香,衡文事了促归装。弟兄未尽登高兴,仰看青云数雁行。”
诗歌解析: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在重阳节期间的情景。首句“客里重阳菊正香”,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异地,但仍然欣赏着重阳节的菊花,感受到节日的气氛。次句“衡文事了促归装”,反映了诗人因公务而急于返回的心情。第三句“弟兄未尽登高兴”,可能指作者未能与家人共度重阳,感到有些遗憾。最后一句“仰看青云数雁行”,则表现了诗人仰望天空,看到大雁成行的美景。整首诗通过简洁的文字,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欣赏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作品鉴赏:作为明代的一首诗,《书闽藩公舍壁》展现了徐威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情感世界。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这从他的其他作品中也可以得到印证。此外,徐威的诗句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佳作。
文化意义:《书闽藩公舍壁》不仅仅是一首普通的文学作品,它还承载了深厚的文化意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菊花被视为高洁的象征,而重阳节则是表达敬老尊贤的传统节日。因此,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也折射出社会和文化的深层价值。
《书闽藩公舍壁》不仅是徐威个人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明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对于研究明代文学及其文化背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