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山人送牡丹 其三

嘉名一一署周藩,黄紫还谁数洛阳。
秀色定知夸绝代,此花真不愧花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刘山人送牡丹·其三》是明朝诗人孙继皋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相关内容:

  1. 作者简介
  • 孙继皋:明文学家,字伯龙,号柏潭、周藩,浙江长兴人,著有《宗伯集》、《柏潭集》。他的作品在当时就受到推崇,并且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1. 诗歌原文
    嘉名一一署周藩,黄紫还谁数洛阳。
    秀色定知誇绝代,此花真不愧花王。

  2. 诗词解析

  • 嘉名一一署周藩:这里的“嘉名”指美好的名称,“署周藩”则可能指的是作者以某种官位或身份来命名和赞誉牡丹。
  • 黄紫还谁数洛阳:表达了作者对牡丹色彩的赞美,黄紫相间的颜色在古代被视为贵重,洛阳作为牡丹的原产地,更增添了这一色彩的独特魅力。
  • 秀色定知誇绝代:这里强调了牡丹的美貌足以与历史上的绝世美人相比肩,展现了牡丹非凡的美。
  • 此花真不愧花王:直接点明了牡丹的地位,将其比作真正的王者,无愧于花中之王的称号。
  1. 创作背景
  • 神宗时期:孙继皋生活在明朝神宗时期,这是一个政治和文化都相对繁荣的时代,社会相对稳定,文人的创作环境较为宽松。《刘山人送牡丹·其三》的创作,或许受到了这个时期文化氛围的熏陶。
  • 个人经历:孙继皋在仕途上并不顺利,他在神宗嫡母陈太后梓宫发引时因直言进谏而得罪皇帝,之后又因三殿失火事件中的不同意见被劝退。尽管如此,他最终得以善终,并获赠尚书职位。这段经历也许在他的诗作中有所体现,通过作品传达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以及自身的感慨。

通过对《刘山人送牡丹·其三》这首古诗及其相关背景的介绍,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孙继皋的艺术成就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刘山人送牡丹·其三》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更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