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管山人之临清 其一

行人岁暮返,而汝独孤征。
总惯无家别,非轻作客情。
层冰岐路仄,落月大堤平。
莫上高楼宿,应多哀雁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管山人之临清 其一”是明代著名文学家孙继皋的作品,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离别的感慨

《送管山人之临清 其一》是孙继皋的一首诗作,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人生离别的深刻感慨。诗中不仅体现了诗人的才情和情感深度,还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某些特点。下面将详细探讨此诗及其艺术特色:

  1. 诗歌原文与注释
  • 原文内容:《送管山人之临清 其一》描述了一位行人在岁末返回时的景象。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这位朋友的深情厚谊以及作为客人的孤独感受。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的抒情,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哀愁和不舍。
  • 注释说明:诗中涉及了多个典故和历史事件,如神宗嫡母陈太后梓宫发引、三殿失火等,这些背景信息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意及其文化内涵。
  1. 作品风格与特点
  • 抒情手法:孙继皋的诗歌多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考。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冬日景象的细腻描写,抒发了对友人离去时的复杂情感。
  • 语言表达: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层冰岐路仄”暗示旅途的艰难,“落月大堤平”则象征着旅途的寂寞和思乡之情。
  • 意境营造:孙继皋擅长通过自然景物来营造深远的意境,使读者能够在简单的文字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和哲理思考。这种艺术手法使作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1. 作者生平及其成就
  • 作者简介:孙继皋(1550—1610),字以德,号柏潭,常州府无锡人,明代著名文学家。他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想见称于世,曾历任修撰等职,为明朝的文化贡献作出了重要贡献。
  • 主要贡献:孙继皋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文学作品还包括散文、赋、论等多种体裁。他的许多作品都体现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和文化传统的深刻洞察。

《送管山人之临清 其一》不仅是一首情感丰富的诗作,也是研究明代文人生活状态和文化氛围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及其作者的深入了解,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到明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和社会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