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夜月柬谢子

今夕江楼月,能添昨夜明。
苑云寒自敛,城角霁尤清。
露警花间鹤,风微树杪萤。
百壶高兴在,端坐待君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十三夜月柬谢子》是一首明末诗人孙宜的诗,表达了作者在夜晚观赏江楼明月时的喜悦和感慨。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孙宜(约公元1605年-约公元1632年),字文康,一字元吉,号西庐,江苏吴县人,明末清初文学家、诗人。他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经历了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建立。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善于捕捉自然界的美好与人间的情感。其诗作多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1. 诗词原文
  • 今夕江楼月,能添昨夜明。
  • 苑云寒自敛,城角霁尤清。
  • 露警花间鹤,风微树杪萤。
  • 百壶高兴在,端坐待君倾。
  1. 诗词鉴赏
  •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楼月夜的美景,抒发了诗人对美好自然景象的赞美之情。首两句“今夕江楼月,能添昨夜明”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看到月光照耀下的江楼时的喜悦心情。
  • 接下来四句“苑云寒自敛,城角霁尤清。露警花间鹤,风微树杪萤。”则进一步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光下的自然景观,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这幽静的月夜之中。
  • “百壶高兴在,端坐待君倾。”这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愉悦心情。他们举杯共饮,畅谈人生,享受着这份难得的欢乐时光。这种场景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谊的重视,也反映了他在困境中依然能够保持乐观的态度。

《十三夜月柬谢子》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世界和情感的变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