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宗英明,志存混一。
服强以力,怀弱以德。
武功既振,文治亦修。
宏规大度,邈焉寡俦。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百三十四 周世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孙承恩的《古像赞二百零五首·其一三四·周世宗》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对周世宗的赞美来反映作者对古代帝王英明与治国理念的推崇。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诗人介绍:孙承恩(公元1485年—公元1565年),明代著名文学家和画家,松江华亭人,字贞父,号毅斋。孙承恩在正德六年中进士,后历任编修、礼部尚书等职,因不遵从宫廷旨意而罢官归隐。他的书法和绘画造诣深厚,作品风格雅致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等著作传世。
诗句原文:世宗英明,志存混一。服强以力,怀弱以德。武功既振,文治亦修。宏规大度,邈焉寡俦。
诗句解析:此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高度赞扬了周世宗的政治成就和文化修养。“世宗英明”表达了对其智慧与远见的认可;“志存混一”体现了其坚定的政治目标和国家统一的理想。“服强以力,怀弱以德”展现了周世宗在军事上的强硬和在政治道德上的仁德。“武功既振,文治亦修”突出了他卓越的统治能力,既能平定外患,又能治理内政。“宏规大度,邈焉寡俦”则彰显了他宽广的胸怀和非凡的气度,在当时的君主中显得尤为突出。
作品影响:孙承恩的这首《古像赞二百零五首·其一三四·周世宗》不仅展示了明朝中期文人的审美取向和文化追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历史人物评价的标准。它为后世研究明代历史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同时对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孙承恩的《古像赞二百零五首·其一三四·周世宗》不仅是一首表达对历史人物敬仰之情的诗歌,更是一份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价值的艺术作品。通过这首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明朝中期的历史背景及其文化特征,同时也能体会到古代文人对国家治理、道德观念等方面的独到见解和文化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