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寂东庄晚,萧萧风正严。
柳阴常愧薄,此月更应添。
未拟成深径,还教覆短檐。
明年看蓊郁,云幕映青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寂寂东庄晚,萧萧风正严。
柳阴常愧薄,此月更应添。
未拟成深径,还教覆短檐。
明年看蓊郁,云幕映青帘。
《腊月过东庄命园丁插柳》是明代诗人孙承恩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通过描绘冬日景象和对园林的描写体现了诗人的情感与思想。
孙承恩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首先,“寂寂东庄晚,萧萧风正严”一句通过“寂寂”和“萧萧”这两个词,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肃穆的冬夜氛围,为读者展现了一个静谧而深远的画面。接着,“柳阴常愧薄,此月更应添”这一句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界美景的珍惜之情。他不仅看到了园林中柳树的婀娜多姿,还感受到了月亮对万物生长的影响,暗示着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
诗中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孙承恩通过对园林的描绘,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他不仅赞美了自然之美,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此外,他还借景抒情,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使诗歌具有了更深的意义和内涵。
孙承恩的《腊月过东庄命园丁插柳》是一首充满艺术美感和深刻哲理的古诗。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还体现了他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对于欣赏和研究中国古典诗歌的人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一部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