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王与时方伯

海中三花树,石上五粒松。
与子今有约,相候寻其踪。
褰衣白云杪,时戏苍精龙。
手把古苔篇,还访昆崙峰。
峰顶咽玄露,长令有好容。
回首谢尘世,莫教生秋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别王与时方伯》是明代诗人孙一元创作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相关信息:

  1. 作者简介:孙一元,字太初,号太白山人,生于明代。他自称关中人,自号苕溪五隐,风仪秀朗,足迹半天下,擅长诗歌创作。
  2. 作品原文:海中三花树,石上五粒松。与子今有约,相候寻其踪。褰衣白云杪,时戏苍精龙。手把古苔篇,还访昆仑峰。峰顶咽玄露,长令有好容。回首谢尘世,莫教生秋蓬。
  3. 作品风格:孙一元在诗作中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善于运用自然景观来表达情感和志向,如《赠别王与时方伯》中的“海中三花树,石上五粒松”,通过具体景物描绘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
  4. 社会影响:孙一元不仅以其诗歌创作著称,还与当时文人结社唱和,与刘麟、陆昆、龙霓、吴珫等人共同被誉为苕溪五隐,体现了他在文学和社交方面的影响。

《赠别王与时方伯》不仅是一首表达了深厚友谊的诗作,也是孙一元个人品格和审美追求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明代诗歌的风格特点及其文化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