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奉天门

三陲寂静简书稀,不谓馀生睹盛时。
月窟天根周正朔,琼琚玉佩汉官仪。
蓬莱旧隐违仙赏,葵藿微衷结主知。
尚想临轩膺顾问,徘徊当宁退朝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朝奉天门》是明代诗人孙蕡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通过对朝堂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当时的政治氛围以及皇帝与大臣之间的关系。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的内容、背景和艺术特色:

  1. 诗歌原文
    三陲寂静简书稀,不谓馀生睹盛时。
    月窟天根周正朔,琼琚玉佩汉官仪。
    蓬莱旧隐违仙赏,葵藿微衷结主知。

  2. 诗句解析

  • 三陲寂静简书稀:描述了朝廷的宁静与简洁,没有过多的文字记录,表明了作者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感慨。
  • 不谓馀生睹盛时:表达了诗人对盛世的期待和感慨,认为能够目睹如此时代是难得的。
  • 月窟天根周正朔:月亮象征着帝王的权威和国家的根基。这里可能指的是皇帝的统治秩序和国家的根本制度。
  • 琼琚玉佩汉官仪:使用了贵重的玉饰来比喻朝廷中的官员,强调了他们的尊贵和规范。
  • 蓬莱旧隐违仙赏:蓬莱是传说中的仙境,这里的“旧隐”可能指的是古代隐士的生活,而“违仙赏”则表达了现实与理想的冲突。
  • 葵藿微衷结主知:比喻了臣子们忠诚于君主的态度,即使是微小的忠心也能表达出来。
  1. 诗歌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朝时期,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相对稳定,但同时也充满了权力斗争和政治暗流。孙蕡作为一位文人,通过诗歌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现实和个人情感。

  2. 艺术特色

  • 意象鲜明:诗中运用了如“月窟”、“天根”、“琼琚玉佩”等生动的意象,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情感真挚:诗人的情感流露自然真挚,无论是对盛世的憧憬还是对现实的感慨,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 语言华美:使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象征等,使得整首诗歌既富有诗意又不失深意。

《朝奉天门》不仅是一首反映明代政治现实的诗作,也是孙蕡个人情感和文化追求的体现。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