耘庐放梅

穿篱靠石满溪湾,几度东风意自闲。
瘦影忽移幽径月,斜枝犹倚小屏山。
拟将分被香初细,若比辞宫鬓欲斑。
异日西岗逢玉雪,苍茫犹忆旧林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耘庐放梅》是明朝诗人孙之琮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介绍
  • 孙之琮,字元襄,仁和(今属浙江省杭州市)人。明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与文徵明齐名,合称“文孙”。他擅长书法,尤长于行草。他的诗作以典雅清丽著称,其作品在后世广为传颂。
  1. 诗歌原文
    穿篱靠石满溪湾,几度东风意自閒。
    瘦影忽移幽径月,斜枝犹倚小屏山。
    拟将分被香初细,若比辞宫鬓欲斑。
    异日西岗逢玉雪,苍茫犹忆旧林间。

  2. 诗句分析

  • 穿篱靠石满溪湾:描述了梅花生长的自然环境,穿篱靠石,满溪湾的形象生动地勾勒出梅花生长的自然环境。
  • 几度东风意自閒:表达了梅花对春风的依恋,展现了梅花随性而为、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 瘦影忽移幽径月:描绘了梅花随风摇曳的姿态,瘦影忽动,幽径上月光也随之移动,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丽的画面。
  • 斜枝犹倚小屏山:通过“斜枝”和“小屏山”的描写,展现了梅花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之美。
  • 拟将分被香初细:暗示了梅花即将绽放,香气开始弥漫,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 若比辞宫鬓欲斑: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梅花比作宫女,形容其美丽动人,同时也暗喻了梅花的美丽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逝。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梅花的喜爱。
  • 语言优美:诗歌用词考究,句式工整,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 情感丰富:诗中蕴含着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生活的热爱,情感深沉而真挚。
  1. 文化背景
  • 明朝时期:这首诗创作于明朝,那时的社会环境相对稳定,文人墨客有机会抒发自己的情感和见解。
  • 梅花文化:梅花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坚韧不拔、高洁傲岸的象征,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美。
  1. 历史影响
  • 文学价值:《耘庐放梅》作为明代诗歌的代表之一,其艺术成就和思想深度都值得深入研究。
  • 教育价值:这首诗的教育意义在于启发人们对自然美的感受和对生命真谛的思考。

《耘庐放梅》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赢得了后人的喜爱,也因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历史价值而被世人所铭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