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庸关公署晚眺

一径崎岖万岭横,居民无地问农耕。
霜摧落叶晚山绿,雨溜荒苔秋水清。
沙鸟远从天外度,寒蛩爱向月中鸣。
峰峦徙倚休回首,何处孤云是故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居庸关公署晚眺》是明代诗人孙绪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介绍:

  1. 诗歌原文
    一径崎岖万岭横,居民无地问农耕。
    霜摧落叶晚山绿,雨溜荒苔秋水清。
    沙鸟远从天外度,寒蛩爱向月中鸣。
    峰峦徙倚休回首,何处孤云是故城。

  2. 诗歌赏析

  • 意境描绘:《居庸关公署晚眺》通过对居庸关的描写,展现了一种秋天的宁静与壮丽。诗人用“一径崎岖万岭横”勾勒出关隘的险峻,而“居民无问地农耕”则表现了关外的平静生活。
  • 自然景观:诗中的“霜摧落叶晚山绿”“雨溜荒苔秋水清”等句,生动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象,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 动物元素:“沙鸟远从天外度”,通过描绘沙鸟的自由飞翔,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而“寒蛩爱向月中鸣”,则通过蟋蟀的夜晚活动,增添了一份静谧和孤独的氛围。
  • 情感表达:虽然诗中未直接表达诗人的情感,但通过描绘景色和生物,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1. 作者介绍
  • 孙绪: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从诗的风格来看,他应该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学造诣的文人。
  • 时代背景: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也是文人墨客活跃的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孙绪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居庸关公署晚眺》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幅精美的画卷,展现了明代的山川、村落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明代社会生活和文化的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