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营先人兆十咏 其九

终天抱痛泪潸潸,宰柏青皮半欲斑。
一息梦翻惊梦觉,百年人几见人间。
寒乌飞诉无言恨,癯鹤归灵不忆还。
最是追思旧游地,曾随翁马上兹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东山营先人兆十咏·其九》是明朝夏良胜的作品。下面将进行更深入地探讨这首诗的内容、作者背景、艺术特色以及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1. 内容解析
  • 情感表达:诗中“终天抱痛泪潸潸,宰柏青皮半欲斑。”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哀思与无尽的悲痛。
  • 生活感慨:“一息梦翻惊梦觉,百年人几见人间。”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
  • 自然意象:“寒乌飞诉无言恨,癯鹤归灵不忆还。”利用寒冷的天空和孤独的鹤作为隐喻,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深远的思考。
  1. 作者介绍
  • 生平经历:夏良胜是明代著名的诗人,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
  • 文学成就:他的诗作在当时享有盛誉,对后世影响深远。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诗中运用了质朴而深沉的语言,通过具体而生动的景物描绘,传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
  • 构思布局: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首尾呼应,使得整首诗歌浑然一体。
  • 意象象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寒乌飞”、“癯鹤归”,寓意深远,富有诗意。
  1. 文化价值
  • 历史文献:作为明末文人的作品,夏良胜的《东山营先人兆十咏·其九》为研究明代文学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材料。
  • 教育意义:其作品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观念,对于后人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能够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1. 赏析评析
  • 情感共鸣:读者可以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力量和艺术魅力。
  • 文化认同:了解这首诗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和自然观。
  • 创作灵感:诗中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容,可能成为后世诗人创作的灵感来源。

《东山营先人兆十咏·其九》不仅是夏良胜个人情感的流露,更是明代文人对生命、自然和社会的深刻反思与表达。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及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从而更加热爱并传承这份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