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郊杂咏七首 其一

摇鞭催马络,莫道看春迟。
错认重经处,还疑未到时。
林坰自远俗,村落尔相知。
最喜杜公子,追游当我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郊杂咏七首 其一》是明朝诗人夏良胜的作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春天郊野的美景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诗中“摇鞭催马络,莫道看春迟”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美景的期待与欣赏。春天不仅是自然界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人们心中充满希望和活力的时刻。诗人通过“摇鞭催马”,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春风中骑马出游的情景,暗示着春天的到来让人们摆脱了冬季的束缚,开始了新的活动和探索。

诗中的“错认重经处,还疑未到时”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在欣赏春景时的心境。春天的景色虽然美好,但人们往往容易在其中迷失方向,误以为已经回到了熟悉的路线上,而实际上可能只是刚刚经过。这种描述反映了诗人对春天景色变幻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是对人生经历的一种哲学思考。

诗中的“林坰自远俗,村落尔相知”展示了春天乡村的自然风光与人际关系的美好。在春天,大自然的景象显得更加生机勃勃,而村庄之间的邻里关系也因为共同的生活环境而变得更加亲密。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的关系的描述,传达了一种和谐共生的理念。

“最喜杜公子,追游当我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相聚的喜悦之情。在这里,“杜公子”可能是指诗人的朋友或熟人,他们一起出游赏春,共享美好的时光。这一描写不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也反映了古代文人之间友谊深厚的一面。

夏良胜的《春郊杂咏七首 其一》不仅是一首表现春天景色的诗歌,它还深刻地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不仅能够欣赏到优美的文学艺术,还能深入理解古人的生活哲学和文化情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