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村寻窦氏,古庙拜刘生。
风节乾坤老,流光草木荣。
感时思警策,屯难厌浮名。
俯伏山陵下,卑陈犬马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孤村寻窦氏,古庙拜刘生。
风节乾坤老,流光草木荣。
感时思警策,屯难厌浮名。
俯伏山陵下,卑陈犬马情。
《春郊杂兴五首 其五》是明代诗人蒋冕创作的一首诗。在探讨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时,需要了解明代的历史和文化环境。当时正值明朝中期,政治相对清明,社会相对稳定,文化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蒋冕,字敬之,广西全州人,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中进士,后历任户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等重要职务。他的一生经历了从政的起伏,但始终秉持正直和正义,为官清廉,深得民心。蒋冕不仅在政治上有所建树,其文学作品也颇受推崇,有《湘皋集》《琼台诗话》等著作传世。
《春郊杂兴五首 其五》是蒋冕晚年的作品,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深厚感情以及归隐田园的向往。诗中描绘了春日郊外的景象,如“自谙麋鹿性,甘隐水云乡”,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同时,诗歌还反映了作者在政治风波中的坚持和清正。
《春郊杂兴五首 其五》不仅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歌,更是蒋冕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还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