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关归路

七舍东关路,还家即胜游。
水清如拥镜,山好只移舟。
江唱曹娥晚,岭谣天姥秋。
途穷乡语入,台越此分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东关归路是明代诗人夏鍭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夏鍭,明代著名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著称。他的许多诗作都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夏鍭的作品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也深深影响了后来的文人墨客。
  1. 作品原文
    七舍东关路,还家即胜游。
    水清如拥镜,山好只移舟。
    江唱曹娥晚,岭谣天姥秋。
    途穷乡语入,台越此分多。

  2. 诗词赏析

  • “七舍东关路,还家即胜游。”: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归来时的愉悦心情。通过“还家”和“胜游”两个词,传达了诗人对家的温馨感受与归来后的愉悦体验。
  • “水清如拥镜,山好只移舟。”:诗人用比喻的手法将清澈见底的水比作明镜,生动地描述了沿途水景的美丽。此外,诗人提到“山好只移舟”,暗示了旅途中的轻松愉悦,以及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 “江唱曹娥晚,岭谣天姥秋。”:这句诗通过“江唱曹娥晚”和“岭谣天姥秋”描绘了傍晚时分江水的歌声和山间的回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 “途穷乡语入,台越此分多。”:这里“途穷”意味着诗人在旅程中达到了一个尽头,而“乡语入”则可能是指家乡的声音或言语进入了诗人的内心,增强了他对家乡的情感联系和归属感。最后一句“台越此分多”表达了诗人在旅行中经历了不同地方的差异性,同时也强调了这种经历给他带来的独特体会和思考。

夏鍭的《东关归路》不仅是一篇表现自然之美和旅途之喜的诗篇,同时也是对人生经历的一种反思和总结,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及哲学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