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朔图

王母东门劣小儿,偷桃三度到瑶池。
群仙无处追迹,却自持来荐寿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东方朔图”并非一个文学作品,而是一个与中国古代历史人物东方朔相关联的艺术作品。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东方朔是一位著名的文人,因其幽默机智的性格和独特的才华而受到后人的喜爱。他的故事和轶闻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许多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源泉。下面将详细介绍东方朔:

  1. 东方朔的生平与性格
  • 东方朔(约前154年-前93年),本名张苍,字子高,蜀郡南郑(今陕西汉中)人。他是汉武帝时期的大臣,以聪明才智和诙谐幽默著称。
  • 传说中,东方朔幼年丧母,后由邻居抚养长大。他曾得到一只白猿的帮助,得以上天宫求助。在西王母的坐骑“青鸾”的帮助下,他得以进入天宫为武帝祝寿。
  1. 东方朔的形象与传说
  • 东方朔的形象多被描绘为机智过人,能够应对各种复杂局面。他的机智和幽默常常体现在与汉武帝和其他宫廷官员的交流中。
  • 在传说中,东方朔偷桃的故事尤为人们津津乐道。据说有一次他在宫殿前看到一只黑鸟,以为是西王母的坐骑“青鸾”,于是上前询问。他的回答不仅显示了他的智慧,也体现了他对皇权的敬畏。
  1. 东方朔的艺术形象
  • 在后世的艺术创作中,东方朔的形象多次被艺术家们采用,尤其是他的机智和幽默,成为了绘画和书法作品中的重要主题。这些艺术作品不仅展示了东方朔的形象,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他的尊敬和喜爱。
  • 例如,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东方朔献寿图》就取材于晋代张华《博物志》中“东方朔偷桃”的故事。这幅画展现了东方朔从仙界偷桃后疾走之状,人物的胡须和飘曳的衣裾,显出疾走的动态,东方朔手持偷摘的蟠桃,回首环顾,面露窃喜,其偷桃得手后的得意之情和担心被仙吏发现的微妙心理被刻画得惟妙惟肖。

东方朔作为一位历史上的人物,其形象和故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他的机智和幽默不仅使他成为历史上的名人,也在后世的艺术创作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通过了解这些艺术形象,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东方朔这一历史人物,以及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