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吴越风景 其二

最忆吴中与越中,千崖烟雨六桥风。
歌传桃叶围红袖,酒熟松花注碧筒。
山面城池高阁绕,水心亭院小船通。
于今忽作边城客,辜负沧浪一钓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忆吴越风景·其二》是明朝著名诗人唐之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其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唐之淳,明代诗人。他的创作风格独特,擅长以简洁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和哲理。
  1. 诗歌原文
    最忆吴中与越中,千崖烟雨六桥风。歌传桃叶围红袖,酒熟松花注碧筒。山面城池高阁绕,水心亭院小船通。于今忽作边城客,辜负沧浪一钓翁。

  2. 诗句解析

  • “最忆吴中与越中”:表达了诗人对吴越两地深厚的感情和回忆。
  • “千崖烟雨六桥风”:描绘了吴越地区烟雨蒙蒙、山水相映的美丽景象。
  • “歌传桃叶围红袖”:通过歌声和舞蹈,展现了吴越地区的文化特色和艺术魅力。
  • “酒熟松花注碧筒”:描述了当地酿造的美酒和精致的饮具,展现了吴越地区的美食文化。
  • “山面城池高阁绕,水心亭院小船通”:通过对山川、建筑和水域的描述,展现了吴越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 “于今忽作边城客”:表达了诗人因战乱而流离失所,被迫成为边城的客人。
  • “辜负沧浪一钓翁”: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和钓鱼乐趣的向往,以及因战乱而无法实现的愿望。

《忆吴越风景·其二》不仅是一首表达对故乡深深眷恋的诗篇,也是对明末清初时期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变迁的历史见证。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人们不仅能够领略到唐之淳独特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思想情感,还能从中汲取到对人生、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