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行长沙 其二

日从山表见江空,侧影帆竿处处通。
岩桂冷飘时送馥,渚莲寒尽不留红。
小舆冲过烟随合,众鸟飞还意欲同。
暝色渐深驿路晚,好将崖壑辨西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雨行长沙·其二》是明朝诗人凌义渠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还通过其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内涵,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与反思。以下将对这首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凌义渠,字骏甫,浙江乌程人,天启五年进士。他曾任官给事中,并在崇祯时期建言颇多。虽然居谏垣九年,但最终未留任,可见其仕途并不顺利。
  • 诗歌成就:凌义渠不仅是一位有才华的文学家,还是一位深谙政治的官员。他的文学作品以反映社会现实为主,尤以其咏史抒怀之作著称。他的作品往往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时代感,反映了他对国家兴亡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1. 诗词原文及赏析
  • 原文:“日从山表见江空,侧影帆竿处处通。岩桂冷飘时送馥,渚莲寒尽不留红。”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从高处俯瞰,江水映衬着天空,船只的影子遍布各处,山峦、树木、帆船构成了一幅和谐的自然风景画。而岩桂和渚莲则分别代表了自然界的清新与凋零,寓意着生命的短暂与自然的无常。
  •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深刻感悟。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和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在这首诗中,“日从山表见江空”一句中“见”字的使用尤为巧妙,它既表现了太阳的光芒穿透云雾的景象,又暗含了诗人对于光明未来的期待和向往。
  • 情感表达:诗中的情感表达丰富而深沉,既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也有对社会现状的不满,更有对个人境遇的感慨。诗人的情感真挚而热烈,让人读来不禁为之动容。

《雨行长沙·其二》是一首具有深厚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古典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和审美情趣,还反映了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时代精神。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与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也可以从中汲取到对生活和历史的深刻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