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下官署杂咏 其四

出门何所见,闾井盛蒿莱。
白日饥鼯窜,中宵妖鵩哀。
编蒲姑听政,插棘且抡才。
版筑兴何已,秋霖处处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历下官署杂咏 其四》是明代诗人凌义渠的作品

凌义渠,这位明朝时期的文人墨客以其丰富的才情和对时事的敏锐观察而闻名。《历下官署杂咏 其四》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象。下面,将详细分析这首诗:

  1. 诗作背景与主题
  • 作者简介:凌义渠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文学作品常常反映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 诗作内容:在这首诗中,凌义渠通过描绘官署内外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政治和社会状况的看法。诗中的“出门何所见,闾井盛蒿莱”暗示了官员们忙于政务,无暇顾及民间疾苦的现实。
  1. 艺术手法与风格特点
  • 意象运用:诗中使用了许多象征性意象,如“饥鼯窜”、“妖鵩哀”等,这些意象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凄凉的氛围和深层的社会批判。
  • 语言风格:凌义渠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通过对白描手法的运用,使得整首诗既具有画面感,又不失深刻的哲理思考。例如,“编蒲姑听政”和“插棘且抡才”等句子,都以简洁有力的笔触展现了官场的忙碌和权力的游戏。
  1. 历史背景与现实意义
  • 历史背景: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许多文人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和社会关怀。
  • 现实意义:通过解读《历下官署杂咏 其四》,可以深刻理解到古代文人对于国家大事的关注及其对民生问题的深切关怀,这对今天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凌义渠的《历下官署杂咏 其四》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历史见证。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对于社会责任的认识。对于爱好古典文学和关注历史的人来说,这首诗提供了一扇了解明朝社会和文化的窗口,是学习和研究中国古典文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