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赋伤心行 其九

亦欲斥幽愤,如何又拊膺。
眼穿墙角日,心脆过年灯。
露逼愁红懒,鸡寒苦叫仍。
梦馀还耐忖,树底叶翻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又赋伤心行 其九》是明朝诗人凌义渠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内容、主题以及艺术特色:

  1. 作者介绍
  • 生平简介:凌义渠(1593—1644),字骏甫,浙江乌程人。天启五年进士,后历任官职,包括给事中、山东布政使等。在崇祯时期,他因建言颇多而受到重视,但最终因得皇帝死讯而自杀。他的文学成就体现在其诗作《又赋伤心行》及其集《凌忠介集》、《湘烟录》中。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节选:亦欲斥幽愤,如何又拊膺。眼穿墙角日,心脆过年灯。露逼愁红懒,鸡寒苦叫仍。梦馀还耐忖,树底叶翻棱。
  • 翻译说明:诗中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世事的无奈和悲凉,又有对生活的坚持和挣扎。诗中的“眼穿墙角日”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无情流逝;“心脆过年灯”则暗示了内心的脆弱和对未来的恐惧。整体而言,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困境中挣扎的形象,充满了对命运的感慨和对生活不易的体认。
  1. 诗歌主题
  • 幽愤之情: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一种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这种情感在他的作品中多次出现,成为其诗歌的一大特色。
  1. 艺术特色
  • 语言简练:凌义渠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善于使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使得读者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共鸣。
  • 意象丰富:诗中运用了大量生动的意象,如“眼穿墙角日”、“心脆过年灯”,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使得诗歌更加具有画面感和感染力。
  • 情感真挚:凌义渠的诗歌情感真挚,无论是对国家、对亲人还是对自己的情感,都表现得非常深刻和细腻。这种真挚的情感使得他的诗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又赋伤心行 其九》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歌,它不仅展示了凌义渠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古代文人情感世界的重要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的魅力,以及诗人对于人生和社会的独特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