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经吴桥范质公吏部招饮澜园月上泛舟却赋 其四

为问卢敖意得不,不逢若士岂成游。
是风吹至滕王阁,有月明如庾亮楼。
吟苦惟求迁醋瓮,别难宁使葬糟丘。
定无人得知斯乐,明日之齐讯爽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道经吴桥范质公吏部招饮澜园月上汎舟却赋其四》是明代诗人倪元璐的作品。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倪元璐(1597-1654),字玉衡,号鸿斋,又号鸿宝居士。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之一。他出生于浙江嘉兴的一个官宦家庭,祖籍安徽六安。倪元璐在文学上主张“性灵”,提倡“诗必根情,歌必本词”,反对拟古。他的诗歌多描写山水田园风光,语言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被后人誉为“浙西诗派”的杰出代表。
  1. 诗词原文及翻译
  • 全文如下:
    亦为数合解风烟,得入名园似辋川。
    刑鹬而盟范少伯,骑鲸欲去李青莲。
    为问卢敖意得不,不逢若士岂成游。
    是风吹至滕王阁,有月明如庾亮楼。

  • 译文:
    与友人相聚,共饮于美丽的澜园,如同置身于辋川般美好。我们共同饮酒,如同刑鹬而盟范少伯一般,彼此间有着深厚的情谊。我羡慕像屈原一样能随波逐流的李青莲,希望能像范蠡那样功成身退。我们讨论是否应该追随卢敖的意志,如果不能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那么这次出游将是多么遗憾。我们仿佛被风吹到了滕王阁,看到月光明亮得如同庾亮的楼阁。

  1. 作品背景
  • 该诗创作于明朝,具体时间为明代中后期,这一时期的社会动荡和变迁给文人带来了巨大的思想压力和情感波动。同时,文人对于个性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使得他们在诗歌作品中表现出了更加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
  1. 诗词鉴赏
  • 《道经吴桥范质公吏部招饮澜园月上汎舟却赋其四》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无数读者。它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更通过诗歌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这种追求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道经吴桥范质公吏部招饮澜园月上汎舟却赋其四》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古诗,它是明代文化和文学成就的代表,更是那个时代精神面貌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从而更好地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发展脉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