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隐为羽士吴碧山赋

老树不为栋,山人应共潜。
瘦枝横鹤骨,密叶洒龙髯。
翠色侵孤榻,秋声落四檐。
苍精宜驻景,服食定能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松隐为羽士吴碧山赋》是明代诗人倪谦创作的一首古诗

倪谦,字克让,号静存,生于1415年,卒于1479年,是南直隶应天府上元(今江苏南京)人。他原籍钱塘(今浙江杭州),正统四年(1439年)中进士,后被任命为编修,曾出使朝鲜。他的诗歌创作以五言诗为主,风格清新自然。《松隐为羽士吴碧山赋》正是其五言古诗之一,全文如下:

老树不为栋,山人应共潜。
瘦枝横鹤骨,密叶洒龙髯。
翠色侵孤榻,秋声落四檐。
苍精宜驻景,服食定能厌。

这首诗通过对松树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诗中的“老树”象征着岁月的沉淀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而“瘦枝”则给人以轻盈、优雅之感。同时,通过“鹤骨”、“龙髯”等形象化的比喻,将松树的形态和生命力表现得淋漓尽致。“翠色”和“秋声”不仅营造了浓厚的意境,还反映了时间的变迁和季节的更迭。最后一句“苍精宜驻景,服食定能厌”则暗示了松树在道家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及其神秘的功效。

相关推荐